摘要:这个是个很有用的判断思维方式:有没有人用杠杆,获取和抱有了大量的股市财富? 有必要说下,老人感觉只有1000万左右的资产(不算自住房)
<配资之家>从倒欠证券公司 1026.4 万看老人炒股悲剧,股市教训几何?配资之家>
从倒欠证券公司1026.4万看,这个账户平仓时卖出去的金额大概为,融资金额 - 倒欠金额 = 3335.5万 - 1026.4万,约等于2300万元。
也就是说,老人的账户从18年2月1日的约4720万元,跌倒2月5日平仓时,只卖出了2300万元。4-5天时间,跌掉了差不多1半。
这个股市的几个教训:
1)人越老,越不能,也越不该,承担财务冒险。
老人不该全仓炒股,把几乎所有的资产都放在股票里。
69岁,快古来稀70岁的老人,本来可以有1000万元,可以轻轻松松地养老、舒舒服服地安度晚年。现在是不但完全亏完,还欠了1000万元,这笔钱是怎么都换不上的了。临老,背着巨债走的,甚至还做了老赖。
所以很重要的一点,人年轻的时候,尽量早,尽量用小金额,多尝试,多冒险,多体会风险和失败。然后越老,约成熟,投资理财风格越要稳健。
因为年轻就是还有很多未来的时间,可以不断试错,还有很多时间和机会可以调整方向和挣钱。
(之前写过篇,年轻时,就是最少的投资本金,买最多的投资教训。)
年老了,就基本没机会,或是做大的调整;或是挣很多钱。绝大多数人,就本都没机会了。像任正非那样四十七、八岁,欠一屁股债,被逼出来创业,还最后巨富成功的,凤毛麟角。任那也是有时代的机会,现在基本没有什么时代风口。再说,任当时也是落得妻离子散的,并不是个舒服的人生状态。
人老,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,隐隐有被社会抛下的可能,更是要保守,要把资产变成红筹、红利、深度价值型股票和/或低风险债券,吃利息。选择最稳定的资产价值,选择很稳定的现金流,慢慢用现金流养老。可以有个舒舒服服,安静闲适的晚年。
2)杠杆炒股,非常危险。
老人炒股就不太合适,杠杆炒股,更是不当。像这个例子中的高杠杆炒股,更是像走上高台,没想到会跌落的错误策略。
这个事情,鲤叔又清晰的认识,也反复和股民同好们宣传。
绝大部分人,都掌握不好杠杆。也就是说,杠杆时,得不到好处,反而是损伤于杠杆,亏得更多。
反过来看,你看哪个炒股大师是高杠杆成功的?巴菲特也没用杠杆,就今天这个江湖地位。
反而是用杠杆的,好多都跳天台了。
这个是个很有用的判断思维方式:有没有人用杠杆,获取和抱有了大量的股市财富?答案是,机会没有,反正鲤叔没有听见过。
那么,为什么没有呢?你有没有想过?
如果杠杆是个好事情,杠杆下必然有一定的概率暴富,应该你总会听说过几个身边的人,高杠杆炒股致富了。不知道你身边,反正叔身边是没有,一个都没有。反而有各种各样上杠杆投资的,各种各样的亏法。
再换个角度,很多基金经理、私募大佬、炒股dav,都很厉害吧,炒股的年头也都动辄一、二十年,理论和实践都不差。他们个人用很多杠杆嘛?这些聪明人笨嘛?笨到不知道有杆杆、杠杆好?还没咱们聪明,不知道用杠杆可以发得快?如果他们都不用、或者不怎么用,是不是杠杆有问题呢?
可能有清纯的股友,会说,那是因为基金经理、私募基金大佬等,受托管理客户资金,不能自己炒股,证监会不让。(呵呵,证监会还不让老鼠仓、坐庄呢,有没有? )
如果基金经理、私募基金大佬,觉得高杠杆自己炒股,有大概率可以赚很多,一定就走这条路了,不会做什么劳神害命的基金管理人,就拿那么点管理费和绩效,成天那么辛苦。必然是即便这么辛苦赚点基金管理费钱,也比自己的钱上杠杆要更容易、更有希望赚更多。
3)不要重仓、单吊、高估值高波动票。前面说过,老人的账户4-5天时间,跌了1半的市值。而且预警后,老人没有及时自行平仓。说明老人可能持的是连续跌停板的票。
其次,不可能老人分散投资,然后所有的票都连续跌停。说明老人在重仓,甚至大概率单吊。(因为2-3只股票,都连续跌停,也非常少见。)
这是个非常高风险的投资策略。重仓就是赌,赌大赚,大赚的反面,就是大亏。盈亏同行。能大赚的策略,必然有大亏的可能。股民切记。
回到这个老人,如果不上杠杆炒股,即便自己的1000万都亏光(不上杠杆基本不可能亏光,怎么亏也剩渣渣,也会不少一笔现金资产。),还有养老金每个月1万余,生活还是没问题,很舒服。正因为倒欠1000万,老人的结局,更不堪。
(二)后续的发展更花花: 唯一一套养老房子丢掉,养老金账户被冻
首先是老人有一套小房子,还是不错的学区房。事发后,老人一顿骚操作,把房子以半价卖给了自己的亲戚。然后声称自己借住在里面,没有产权了,但有居住权。
这明显是恶意转移资产,想赖账。最后法院判决老人的半价卖无效。显然老人的亲戚也不能算是善意第三人。
然后老人的养老金账户被查封,10000多每个月的养老金,老人只能提取1010元最低生活费,剩下的被证券公司划走。
至此,花甲老人,因为高杠杆炒股,落得个其十分清清惨惨的晚年。独居老人,膝下无子女,没有住房了, 每月只有1010元生活费,在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,可能解决居住都困难,勉强维持日常吃住,更不用说以后的医疗、养老等支出了。
作为股民,千万不要觉得这都是别人的凄惨故事,我们要以此为戒,以此为鉴,自己不陷入杠杆的魔窟。
何必,本来富足,有房、有大量资产的老来人生,变成要挖空心思想赖账的拮据生活?
(三)牢记,风险是自己的,自己只能担,很难逃掉
有必要说下,老人感觉只有1000万左右的资产(不算自住房),证券公司给这个老人那么高的融资额度(6600万元),实在是很高、不合理。不管是给老人,还是高额度,都是有问题的。
不过证券公司,如果不当,有证监会去管、去罚。这件事儿闹得这么非沸沸扬扬,证券公司好过不了,挺好。
作为融资客户,借了钱,必然是心心念念想赚大钱,人心不足,光想好事儿,不想风险,不想想风险放大的时候,自己能不能兜住、能不能承受。融资融券里的买卖操作,包括有赌性的重仓高波动单票的操作,都是投资人自主做出来的,没法怪别人。自己借的钱,自己买错的投资,自己还得承担责任。
所以,还是那句话,投资有风险,风险要自担。
牢记。
警示:不是荐股,不荐股。仅个人观点,仅供交流。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。需要自主决策,盈亏自负。